智能制造時代下,數控維修人才培養正當時
——2017年廣東省技工院校數控機床維修與智能制造研討會暨數控加工中心調試與機械故障維修技術培訓紀實
近幾年,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全球工業技術體系、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為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達國家紛紛出臺了“再工業化”發展戰略: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新一代機器人”,德國“工業4.0”等,都將智能制造技術作為核心。“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同樣也強調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顯然,智能制造已是世界工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其次,在2016年廣東省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頂崗實習生)就業質量調查報告中,從近4萬名畢業生、實習生的就業原始數據取樣匯總分析得出,機械加工類的就業率極高,達到96.4%,其次,按行業類別分析,數控加工類的就業專業對口率最高,占81%;最后,按平均月收入統計出,2016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月收入最高的行業就是機械加工類,平均月收入為3698.44元。因此,數控行業的魅力,職業的信心,都讓各位奮戰在數控教學一線的老師們為之振奮!數維人才的培養,正當時,大有可為!
為了讓更多技工院校數控專業教師正確理解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本質,探索中國制造從研發、轉化、生產到管理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了解數控領域精密制造智能工廠制造新模式,廣東省職業培訓和技工教育協會數控專業委員會(下稱省職協數專委)于6月11日-16日舉辦了2017年廣東省技工院校數控機床維修與智能制造研討會暨數控加工中心調試與機械故障維修技術培訓。
來自全省22所技工院校的43名數控專業技術、數控機床維修及機電一體化專業負責人和骨干教師、省職協數專委委員參加了活動。本次培訓,從廣州到深圳,足跡踏至廣州超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華亞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是省職協數專委培訓工作上的一次新嘗試、一個新跨越。雖然行程緊湊,但隨行眾人均覺充實、有收獲。
廣州超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數控專業學習原來也可以這么有趣!
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根據提示輸入你所需要的內容,輕輕點擊“確定”,便可輕松打印出定制的個人名片;帶上酷炫的VR眼鏡,便能360度無死角,真實體驗工廠車間的每一個生產流程,并且,這款VR眼鏡造價僅在40元左右。智能激光打標、VR技術體驗、智能制造生產線、仿真教學軟件、國賽數維設備參觀等,在廣州超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第一階段的培訓學習,讓在場的老師們感嘆,工業4.0智能制造技術帶給我們的驚喜可不是一點點,數控專業學習原來也可以這么有趣!
廣州超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為國內工業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提供優質技術、產品與服務,率先打造職業教育O2O應用新模式的公司。其精準服務于“精密制造加工”、“電氣自動化”、“電子技術應用”、“3D打印+模具制造”、“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等制造類主體專業及專業群,專注于研發和整合技術,并提供整體專業改革建設服務支撐。
去年10月份,在工信部主辦的“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一款可以按照工業4.0智能制造的要求,完成16種不同形狀的零件加工的互聯智能加工系統,成功的吸引了大眾的眼球,贏得了評委的青睞,在智能硬件領域奪得第一名,獲得優勝獎。這款叫做GCY互聯智能加工系統,正是出自廣州超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吳玉華:數控專業難學嗎?任務驅動教學法幫到你!
其實小到三歲小孩,大到八十歲老人,內心都渴望成就感,反思我們技工院校的學生,他們正處在青少年時期,老師設定的學習目標一定要盡量具體、現實、有意義,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的小項目,也可以是某個大項目的一部分,結合生產、生活或科技,只有這樣邊學邊做,邊做邊學,老師和學生才能享受職業教育的喜悅,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
學員體會
“這次培訓不僅僅令我個人的業務能力得到提升,最主要的是我校自去年開始籌備建設數控機床裝配與維修專業,今年4月份已批準申請開設,該專業正是由我負責建設,因此這次的培訓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珠海市技師學院教研主任趙耀慶老師,對此次培訓感觸良多。
這次培訓中,還有唯一一位95后小女生,來自廣州市從化區技工學校應屆畢業留校任教的陳芷妍老師,在眾多的“前輩”面前,她戲稱自己是“小白”,“這次數維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提高、一次借鑒、一次實踐,使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很大,受益匪淺。工程師們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能、嚴謹的治學態度,對科學矢志不渝的探究精神和奉獻精神,深深感染著我,激勵著我!”陳老師這樣說道。(文/圖 李若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