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拍内射人妻_91福利国产在线播放午夜_欧美久久久大香蕉_精品三区高清三区视频九区_亚洲精品69av区国产激情,盗墓笔记,斗破苍穹续集,如何发布网络小说

國家財政十年投12萬億,給職業教育帶來的變化
發布時間:2014-04-05             作者: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點擊次數:3505

國家財政十年投1.2萬億,給職業教育帶來的變化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號角,而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據初步統計,2005-2013年,職業教育國家財政性經費達1.23萬億元。在中央財政的引領下,地方各級財政持續強力投入,促進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適應經濟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貢獻。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特別是自2005年以來,國家在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尚方寶劍”,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投入政策。2005年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省級政府應當制定本地區職業院校學生人均經費標準;要進一步落實城市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政策,從2006年起,城市教育費附加安排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區不低于20%,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不低于30%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務職責,完善包括職業教育在內的各級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學校辦學經費的穩定來源和增長。近期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完善經費穩定投入機制”“健全社會力量投入的激勵政策”。這些為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職業教育總體上呈現“事業規模擴大,經費投入增加”的良性局面。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最明顯的特征有兩個:一是政府主渠道作用愈發明顯。2013年,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中,財政性經費所占比例達74%,比2005年提高29個百分點。以政府投入為主的職業教育經費籌措機制正在形成,體現了政府主導的特征,這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職業教育所占份額逐步提高。2013年為10.36%,比2005年提高2.11個百分點,總體上呈現逐年上升態勢。

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發布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穩步增長。一是職業教育經費總量年均增長18%。據初步統計,2013年,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約為3450億元,比2005年的939億元增長了近3倍,年均增長率達18%。二是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25%2013年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約為2543億元,比2005年的426億元增加2117億元,增長了近5倍,年均增長率達25%。三是職業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經費大幅度增長。2013年,中等職業學校為9320元,比2005年的2410元增加了6910元,增長了近3倍;高等職業學校為9959元,比2005年的2959元增加了7000元,增長了2倍多。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區均增長了3倍以上,如湖南省中職生均公共財政預算經費2005年僅為1387元,2013年超過9000元,增加了7000多元;江西省高職生均公共財政預算經費2005年僅為1200元左右,2013年超過了1萬元。

近年來,中央財政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教育部、財政部通過實施一系列重大項目,對于不斷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導向作用。據統計,2004-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各類專項資金1113億元,支持了四大類職業教育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基礎能力建設項目。

1)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2004-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78億元,支持建設了4556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2)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07-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21億元,引導和激勵各地對職業院校優秀骨干教師進行了培訓,從根本上解決了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不足、教師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

3)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2011-2012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40億元,支持全國976所獨立設置公辦高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1810個專業,惠及在校生人數61萬人,全面提升了高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水平和產業服務能力。

4)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2010-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2.2億元,已經立項建設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應用化工、作物生產技術等4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

二是示范引領項目。

1)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2010-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近100億元,分三批重點支持了1000所中等職業學校改革創新,提升教育質量。

2)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2006-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46億元,分兩期實施,重點支持建設了200所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

三是學生資助項目。

2006-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中職國家助學金472億元;2009-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中職免學費補助資金289億元。目前,中職學校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了學費,享受免學費學生人數約占中職在校生數的91.5%;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享受免學費政策的基礎上還能享受國家助學金。同時,高等職業學校納入了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制度上保障了每個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四是綜合獎補項目。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職業教育“以獎代補”專項資金64億元,用于各地建立完善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加強“雙師型”教師培訓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和教學質量。通過中央專項資金的支持,帶動地方政府投入18億元,推動了各地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促進了職業院校辦學模式改革和辦學條件的改善。

保持財政對職業教育投入強度,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要求,主要考慮采取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提升職業教育發展保障水平:

第一,進一步推動各地建立并完善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經費投入不能“碎片化”,要“花錢買機制”。只有牽住生均標準這個“牛鼻子”,職業教育投入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職業教育法》、教育規劃綱要等有關法律法規都明確要求省級政府制定和實施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政策,教育部、財政部在近年印發的文件中再三要求各地建立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近期出臺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明確要求,2015年底前,各地依法出臺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準或公用經費標準。

第二,精心實施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近年來國家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職業教育重大項目總體仍顯“散、小”,需要進一步加大項目整合力度。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中央財政在整合現有專項基礎上,從2014年起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推動各地建立完善以促進改革和提高績效為導向的高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引導高等職業院校深化辦學機制和教育教學改革;重點支持中等職業學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開發優質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建立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中等職業教育合作辦學工作機制。

第三,進一步完善資助政策體系。逐步建立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和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對“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專業學生的助學力度。有計劃地支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內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初中畢業生到省(區、市)內外經濟較發達地區接受職業教育。完善面向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在職職工、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資助補貼政策,積極推行以直補個人為主的支付辦法。

第四,加強職業教育經費監管。適應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要求,從“重投入”,轉向更加“重效益”,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和事后監管,確保職業教育經費使用安全、規范、有效。一是推進信息公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最好的監督就是公開。宏觀層面,職業教育經費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要全面、及時、準確地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微觀層面,各類職業學校的財務預算、決算、重大支出項目都要逐步公開,放在陽光下“曬一曬”。二是開展績效評價。將籌錢、花錢、管錢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把績效管理理念貫穿經費分配、使用、管理的全過程,堅持“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三是探索和建立信用記錄制度。對異常現象列入“異常名錄”,將嚴重不良信用記錄者列入“黑名單”,階段或永久取消其申請中央財政支持或參與項目管理的資格。

來源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界首市| 蕲春县| SHOW| 云南省| 德庆县| 武定县| 盐城市| 满洲里市| 上高县| 桐庐县| 迭部县| 瑞金市| 通许县| 左权县| 宣威市| 蓝田县| 伊宁县| 香河县| 句容市| 顺义区| 新竹市| 普兰县| 瓮安县| 巍山| 昭平县| 建湖县| 合川市| 金坛市| 保山市| 邓州市| 洛浦县| 泗洪县| 武夷山市| 淮阳县| 呈贡县| 齐齐哈尔市| 庆城县| 莱西市| 河北省| 华池县|